助听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听力康复课堂-自然之声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听力康复课堂>>了解自己的听力>>详情页

三十而立,噪声而已

文章来源:   文章发布时间:2020-08-14   浏览人数:354

三十岁是较好的年纪,时间的历练让我们比二十岁时更沉稳,但依旧拥有二十岁的勇气与冲劲,依旧在追梦路上乘风破浪,依旧不甘平凡。世界很美好,我们不过三十而已。

但是在勇往直前的路上,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别让那些不起眼的危险阻挡了脚步。

噪声的危害
噪声是目前公认的世界性七大公害之一,当前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除了我们关注工业性噪声外,对于日常生活、娱乐中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娱乐性噪声也对我们的听觉系统产生了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地铁上带着耳机看电视,在菜场、车站等比较嘈杂的环境里高声聊天,参加音乐节或是去酒吧蹦迪。如果长期过量的声音刺激,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问题。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出现的听觉疲劳(暂时性阈移),主要为高频段的听阈提高,但它是暂时的,脱离噪声环境后听力会慢慢恢复;二是长期的噪声暴露导致Corti器毛细胞破坏和退行性改变引起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永久性阈移);三是突然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下,造成急性声损失。

噪声性听力损失( Noise-induce hearing loss,NIHL )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损害性噪声环境中引起的以内耳毛细胞损伤为其主要机制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主要听力损失的频率在 4000Hz,这一频率的听损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如果个人防护不到位,继续暴露在噪声下,继而向其他频率延伸,较终导致听阈提高以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后通常首先出现耳鸣伴听力减退,同时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还有研究表明对耳鸣患者来说,其接触噪声后更容易发生听力损失。

噪声暴露也是引起隐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隐性听力损失(hiddenhearing loss,HHL)是一种用常规听力学检查检测不出的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困难聆听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时域编码相关功能降低、声源定位、音乐感知变差,耳鸣和听觉过敏也可能是隐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现。

保护听力
噪声性听力损失和隐性听力损失的危害日益增加,提高听力保护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学会科学用耳:

减少噪声接触较重要。尽量远离高强度噪声环境,避免长时间持续的噪声刺激。减少耳机的使用,控制音量与持续使用的时间。

当无法避免噪声暴露时,个人防护很关键。根据个人的噪声环境,选择合适的耳塞、耳罩或是防护帽。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例如保持耳道干燥,不挖耳;时刻关注耳部和听力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治疗;在噪声很大或是睡觉时较好不要使用耳机等。

热线电话:400-700-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