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落幕的2019,一句流行语道尽了许多人的心声:“我太南(难)了”。生活的重担使我们焦躁不安,熬夜,加班,紧张的忙碌,让身体过分的透支。从年初的996CIU,到这个冬天太多突如其来的告别,很多人猛然间意识到,健康才是较大的资本。
2019只剩较后9天,别让你的听力健康也“余额不足”。
目前,以耳鸣、中耳炎和突发性耳聋为首的常见耳部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听力健康。
耳鸣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1.3亿的耳鸣患者中,约1亿患者为中青年人,而且耳鸣发病的趋势正在向更加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耳鸣的原因都是错综复杂不容易判断的,而且危害颇大,严重者还会导致耳聋,及早检查可以避免造成悲剧的发生。截止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一般除了药物治疗外,便是让耳鸣患者借助器械进行噪声掩蔽治疗。
如果您耳鸣1-2天可以自动消失,那就需要多多休息,可以不用过于紧张;但是若是持续性的耳鸣就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还应该及早进行治疗。
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虽然多发生咽鼓管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身上,但各年龄段也多有发生。
比如洗澡时耳朵进水、游泳时呛水,细菌就可能会随水进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甚至还有人吃了刺激性食物或抽烟也可能引发中耳炎;
一些白领“空中飞人”由于商务往来,常常乘坐飞机出行,就可能会患上航空中耳炎;
另外,如果长时间用耳机听大分贝的音乐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症状表现是比较突出的,患者会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了上述症状,不要轻易忽视,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突发性耳聋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多数人连续熬夜、过度疲劳,饮食不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长期精神压力过重,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在提前,年轻白领患病者增多。
突发性耳聋常伴有耳聋、耳鸣、眩晕、耳梗塞、眼震等症状,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佳,约80%可获得痊愈或听力部分恢复,超过两周再治疗,效果就很不理想。三个月内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好转或治愈的机会。
许多年轻人在耳部出现不适时,往往以为是身体亚健康状态伴随而来的头痛晕眩、耳痛,这样很容易耽误治疗的“黄金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哪些细节说明你的听力健康亮起红灯?
01耳鸣和眩晕
耳鸣和眩晕往往是听力损失的先兆。如果经常出现眩晕、耳鸣或耳鸣明显加重时应当考虑及时就诊,检查一下自己的听力状况。
02听不清
很少人听力损失初期是不觉得自己听力有问题的,只觉得经常听不清,不是听不见。而所谓听不清,已经是听力损失的征兆。
03听力不集中
听力不集中表现在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再或者是阅读或写作等注意力集中时难听到他人的话语等等。
04习惯加大音量
如果在看电视、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时不知觉加大音量,大到身边的人觉得不适,或者经常侧身或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加接收音量,这就说明目前的听力达不到一般正常的听力水平。
05说话声音变大
当和人交流时,说话会不自觉提高音量却不自知,对于他人的话语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以听准,或者经常打岔要求对方重复。
转眼,2019就快过完,时间来不急细算,你的2020年有什么打算?
对自己好一点吧, 珍视你的健康,保重你的身体。
该休息时且休息,该放下时且放下,心宽才能体健,心静才有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