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English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新闻中心>>专业培训>>详情页

为什么同样的助听器换个公式声音大不相同

文章来源:   文章发布时间:2020-01-09   浏览人数:934

用户试听助听器时,换个公式声音就大不相同,助听器的验配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每个公式特点是什么?

较初,听力学研究者找一批受试者,通过反复沟通调到每个人舒服的响度,然后找出纯音听力图与响度信息之间的规律,这个总结出的规律就是助听器验配公式,它能帮助验配师快速准确的找到每一个用户舒适的响度。

随着年龄、性别、语系等因素被考虑到,研究机构公布了更多新的公式。


就像身材相似的两个人,但喜好的穿衣风格很可能不一样;听力图相似的用户很可能适合不同的公式。

几个常用公式特点是什么?
NAL-NL1公式
NAL-NL1是1999年由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针对非线性放大助听器而推出的验配公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增益补偿来源于气骨导差;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增益补偿建立在气导阈值的基础上;
3)以言语交流为目的,每个频率的增益与言语频率的听阈相关;
4)对1kHz以下的低频增益衰减更多,这是考虑到言语信号以中低频能量为主;
5)对损失较重频率的补偿增益较小;
6)对陡降型听力曲线,各频率间的增益更平缓一些,压缩比也更小一些。

NAL-NL2公式
对比NAL-NL1,NAL-NL2的言语识别模式提供了更多的言语清晰度,而且计算时考虑了更多的心理声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1)年龄:儿童比成人获得更高的增益;
2)性别:男性比女性获得更高的增益;
3)语言:用户使用有音调的语言(如汉语)比非音调的(如英语)低频增益提高,高频增益降低;
4)助听器佩戴经验:有助听器佩戴经验用户的比没有的获得更高的增益。

DSL[i/o]公式
1985年Seewald,Ross,spiro提出DSL公式,较初的设计目的是为无言语能力的儿童选配助听器,言语信号被放大至足够的感觉级,以便产生较大言语可懂度。
为了适用于非线性放大助听器,DSL处方修正为DSL[i/o]。
DSL[i/o]采用典型的响度正常化策略,即助听器放大后患者接收的响度级应与正常听力者的响度级一致,目的是使助听器的输出控制在听障者的动态范围之间,使放大后的言语尽可能地被助听器使用者接受。

DSL v5公式
2005年公布的DSL v5公式更新了计算方法和目标增益。
1) 增加了婴幼儿的计算方法,也就是使用预估阈值(比如ABR)作为助听器验配的基础。
DSL v5首选使用婴幼儿的个体RECD值进行验配;如果没有个体值,则按年龄使用RECD平均值验配。
2) 目标增益的变化将会基于用户的年龄及病因。
3) DSL v5包含可选的双耳校正因子,在双耳佩戴下,减少3分贝的言语目标增益;
4) 陡降型听力损失进行了较小的调整:更多中频增益以及更少的高频增益;
5) 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的言语目标增益以及较大输出限制比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稍微高些。


就像有些人因为身材特殊或者对穿着效果要求很高,所以很难买到成品衣服一样,如果用户对每个验配公式都不满意,验配师需要根据他的反馈选择相对舒服的公式,然后结合主观反应进行微调,以期能为每一个用户找到满意的听力补偿方式。

热线电话:400-700-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