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我们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除了通过空气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液体进行传播。因此,人的听力阈值分为气导阈值、骨导阈值,相应的,助听器也可以分为气导助听器、骨传导助听器。顾名思义,骨传导助听器,就是通过振动颅骨,将声波传导至耳蜗,从而让人听到声音的助听器。
历史:骨传导助听器,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为了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无法佩戴气导助听器),Anders Tjell-strom教授首次将钛金属植入体应用于临床听力康复。至今经过40多年的发展,大多数人仍然对骨传导技术心存误解。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骨传导助听器到底是什么?
一、骨传导助听器的组成
骨传导助听器,由言语处理器、桥基、钛质植入体三部分组成。
言语处理器:负责处理声音信号,将声能转换成动能。
桥基:用于连接言语处理器与钛质植入体,起传导作用。
钛质植入体:部分植入颅骨,通过带动颅骨振动传播声音。钛金属已被证明可以与骨质融合,在医学界广泛使用。
二、骨传导助听器的分类
骨传导助听器依据传导方式不同,分为经皮传导式、直接传导式。经皮传导包括磁性传导式、软带式;直接传导包括骨锚式。
磁性传导式:
手术将植入体植入,植入体与振动器隔着皮肤通过磁性相连。
优点:感染小。
缺点:佩戴时较痛苦,手术创口大,经皮传导佩戴效果差。运用较少,被逐渐淘汰。
软带式:
无需手术,通过软带将振动器位置固定在耳后。
优点:无需手术、无感染,可用于预估植入效果。
缺点:经皮传导效果差,输出能力不足。适用于无法进行植入手术的儿童,用于预估植入效果。
骨锚式:
钛植入体通过桥基与言语处理器相连。
优点:不经过皮肤,直接传导,效果较好,输出能力较高,舒适度较高。
缺点: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是目前较常见的骨传导设备。
三、骨传导的常见误区
问:骨传导助听器是否需要手术?
答:软带式无需手术,骨锚式、磁性传导式需要手术。
问:骨传导助听器佩戴是否会很痛苦?
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一问题已逐步解决。研究证明,磁性传导式中仅有22%用户能佩戴8小时以上且无不适感受。而较新的骨锚式助听器用户,有90%以上可以做到全天佩戴,无不适感受。
问:颅骨手术很可怕?做手术会留疤痕吗?
答:Ponto骨锚式助听器手术,是人体较小的几种手术之一。微创创口,较大的减小感染可能。钛金属与骨质融合,佩戴Ponto轻盈小巧,无不适感受。
问:植入骨传导助听器 = 有感染风险?
答:这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钛金属材料的运用、桥基与植入体的改良、微创手术方法的进步,这一切都让感染风险降到较低。当然,术后清洁也必不可少。
通过今天的讲解,您是否更加了解骨传导助听器助听器了呢?奥迪康医疗即将推出较新款 Ponto 4骨锚式助听器,相比 Ponto 3 拥有更快的芯片,更小的体积,更好的聆听体验,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