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力康复案例:单耳还是双耳佩戴助听器效果对比(一)
一、病史采集
患者胡女士,年龄82岁,自觉听力下降三年多,为渐进性的,听力下降原因不明,否认是噪音造成。无中耳炎病史,无耳鸣。自觉右耳听力较好,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声音要大些,接听电话有障碍,听电视听不清楚。
二、佩戴史
无助听器佩戴史,但是两年前曾在家附近的验配中心试戴过,具体品牌不清楚,当时认为听力还可以,对于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而且听别人说助听器越戴越聋,所以拖到现在。
三、外耳道检查
双耳检查无耳廓畸型,外耳道通畅,无红肿,有较少干性分泌物,电耳镜可窥及鼓膜,光区可见,鼓膜无穿孔,无油脂样变化,颜色为灰色透明度差。
四、听功能和语言分辨能力检查
125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8000
右耳 40 50 75 60 65 65 65 85
左耳 65 75 75 65 70 70 70 85
言语识别率 左耳50% 右耳55% 双耳75%
五、助听器干预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
1、老人精神矍铄,行动方便,除高血压外无其他疾病,关注问题是助听器的操作和效果,担心以前有三叉神经痛,佩戴助听器是否诱发?
2、陪同人员为其儿子,防范能力较强,不愿多交流,来验配中心是看到熟人佩戴的机器效果比较理想,价位大约5000元一对,关注价格。
3、老人的听力为渐进性平坦型听力,属于重度听力损伤的范畴。但是语言分辨率低,保持在50%左右,此类人群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明显的听力损伤的困扰,有主动寻求助听器的意愿。但是经济型机器补偿效果可能不理想,不利于语言分辨率的提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障碍有难度。而且老人虽说出入环境比较单一,但是要求交流比较通畅,可以看电视,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就自己的听力基础来说要求比较高。
综上所述,建议双耳选配中档次操作简便的耳背式机型,要患者建立合理的助听器的期望值。试用万听120一对。
六、试听过程
因与老人交流比较困难,我们的验配师先根据患者的双耳听力进行了助听器的调节,给患者佩戴好后,询问了助听器的音量和助听器的音质,经过细微调节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的情况,和患者比较自如的聊天。首先我们详细的解释了患者的听力检查结果,并结合言语图谱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和印证。
然后我们告诉患者根据您听力专业选配的助听器可以很好的保护你的听功能,保持较好的言语分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不会越戴越聋,反而会让你感觉交流更轻松,不会很累和很吃力的聆听。告知患者三叉神经是面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又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和运动,造成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不明,多见于受凉和情绪波动,疲劳,引发的针刺样疼痛,佩戴助听器不会诱发。解除患者目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此时患者的语言交流多了些。
又根据患者的聆听感受我们调节了助听器后,在验配中心从普通距离的谈话,较远距离的谈话,细微声音的聆听,进行了实验,助听效果理想,并用普通的音量进行了双耳佩戴机器后的语言分辨率的测试,达到80%,比较理想。患者认为助听器声音很好,没有杂音,听他人说话清楚,对于较大的声音也没有不舒适,比较认可,而且可操作的旋钮很大,自己可以自如操作,外型可以接受。
但是下一步我们遇到一个小问题,双耳效果很理想,但是老人呢认为年事已高,也就是看个电视聊个天,选配一只就可以了,家人愿意遵从老人的意愿。我们只好给老人单耳佩戴了,而且选配了较好的耳朵,调节了助听器的音量大小,而且在佩戴助听器的耳朵一侧详细的说明了双耳佩戴的好处,主要是音质的立体感,声音的清晰程度,和方向感的方面的阐述。单耳聆听音质比较单薄,声音较大,辨音能力下降,而且方向感不明确,我们对这些说法做了验证,老人有很明显的侧听和侧坐的现象,佩戴单只助听器后语言分辨率只有60%,而且在嘈杂环境中双耳和单耳聆听效果对比明显。并阐述了长时间单耳佩戴助听器,会造成另一只耳朵的“废用”,对于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有“听力剥夺”的风险。但是,助听器的验配师并不是一味的推销机器,要把选配的好处和缺点用通俗易懂的话告知患者,并能起到很好的消费引导作用,患者有很大的自己抉择的权利。老人认为双耳的效果是理想,也很认同我们的说法,但是目前就想选配一个,我们遵从老人的意愿,建议选配一只,可以短期内进行另一只耳朵的选配。
机器调节完成后,详细的告知了助听器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要求老人实际操作,并赠送了名片,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