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助听器用户来说,「通道数」是较为人熟知的一个直观、简洁的数字,也经常成为用户拿来初步评估助听器好与不好的关键因素。
讨论这个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加以澄清通道数的概念。
多数助听器在进行信号处理时,是把声音信号拆成许多「通道」进行处理后再合并输出,每个通道都只处理某个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而澳洲政府听觉服务计划中,对「可调通道」的定义为「每个可调通道都可以分别调整小音量输入、大音量输入情况中的增益值」,也就是要以实际可分别调整的频率范围个数来判定。
而另一个方面,若我们讨论的是信号处理的通道数(signal processing channels),可以运用更多信号处理通道判断聆听环境分类、改变方向性麦克风极性、抑制声反馈等功能,当通道数量越多时,越能还原真实声音信息的状况。
研究显示,信号处理的通道数越多,对于某些助听器的特定功能,会有正面的效益,但这些先进的助听器更常把两个或多个相邻的信号处理通道合并为一个可调通道。
简单来说,当一个声音输入助听器后,通道数越多,表示会将声音切的越细去进行处理,那么理应会让听者听得更好。
然而实际上,通道数多寡并不完全是听的好不好的关键,因为重点是「通道数的多寡,对于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及听感的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除非听损类型为陡降型听损,会需要更多的通道处理声音信息,否则一般的听损者,7-8个可调通道的助听器在安静环境中的言语聆听就已经足够,通道数再多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在复杂聆听环境中,更多信号处理通道能发展出更复杂、更先进的处理策略,由于不同厂家的取舍不同,采用的算法也不同,没有办法客观地证实哪一种比较好、通道数量多少才足够。
因此针对「助听器可调通道数」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不需要过多,够用就好」。
当通道数多到一定的程度后,其实对于聆听的效益影响并不会太大,反而可能衍伸出因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过大,造成助听器延迟时间变长的状况发生,也较为耗电。
因此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通道数并不是全面决定助听器好坏的关键,而是更应该考虑听者实际配戴助听器的聆听感受,再参考验配师的咨询及调试,才能选择较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助听器。